继车险、人身险业务落地“报行合一”后,非车险业务“报行合一”也实施在即。
10月10日,金融监管总局对外发布《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对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备案条款费率,编制或提供虚假报告、报表、文件、资料等行为,依法采取监管措施或实施行政处罚。相关政策自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
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通知》将给财险公司带来一定冲击,但中长期而言,相关措施落地有助于提升行业发展质量。随着费率厘定、费用核算、条款执行的全面规范,非车险经营将从“重规模”向“重质量”转型,行业利润结构有望逐步改善。 新京报记者 潘亦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规定
“说一套,做一套”将被严查 杜绝“阴阳费率”
所谓的“报行合一”,即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时的假设费用率,必须与实际销售过程中产生的费用率相符。简单理解,就是“上报什么,就执行什么”,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不能出现备案与实际销售行为不一致的情况。
继车险及人身险的银保、个险渠道后,“报行合一”的规范也延伸到了非车险业务(即车险以外的其他财产保险业务)。
这一方面与近年来非车险业务占比逐年提升有关。2024年,行业非车险保费收入为7770亿元,近5年的年均复合增速超10%,保费占比也由2020年的39%提升至46%,几乎占了财险业务的半壁江山;另一方面,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非车险领域也出现了经营不规范、非理性竞争等问题。
此次《通知》共有12条内容,包含优化考核机制、加强费率管理、严格条款费率使用、强化保险中介管理、规范经营管理费用等多项要求。
《通知》明确提出,财产保险公司应持续加强主险和附加险条款费率的规范使用,严格执行经备案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同时要求财产保险公司加强手续费核算管控,为保险销售支付的中介费用不得超过产品报备的手续费率上限。不得通过宣传费、技术支持费、防预费等方式变相支付手续费,不得通过虚挂中介业务、虚列费用等方式套取费用,变相突破报备的手续费率上限。
金融监管总局各级派出机构对于手续费率超过产品备案水平或综合费用率出现异常变动的财产保险机构,要及时开展监管约谈、现场检查等。
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教授朱俊生对记者表示,《通知》的核心意图,是通过监管制度引导非车险业务回归保险本源,重塑经营逻辑,实现从“规模驱动”向“质量驱动”转型。
“一方面,《通知》通过优化考核机制、严格费率管理、规范费用与渠道秩序,倒逼险企弱化短期规模竞争,强化精算约束和成本自律,防止‘高手续费、高附加费率’的恶性竞争,推动行业逐步形成风险可控、费用可负、收益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朱俊生进一步表示,另一方面,《通知》强调信息透明、内控完善与服务改进,要求险企健全保费收入与退费管理机制,提升承保理赔服务质量,改善消费者体验。同时,监管还通过行业组织的协同作用,推进非车险标准化、数据化建设,为监管科技化、风险监测精细化提供支撑。
影响
规模驱动险企将短期承压中介机构有望向“服务导向”转变
对于保险行业而言,“报行合一”不是可选项,而是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从此前车险及人身险的银保、个险渠道政策落地的经验来看,非车险业务落地“报行合一”免不了短期阵痛,但长期来看,有利于行业发展。
以车险业务为例,2023年被业内视为“最严”新规的《关于加强车险费用管理的通知》发布后,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车险综合费用率为23.8%,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创近18年来最低水平,消费者车均交纳保费较2020年车险综改前减少21%。
又以银保渠道为例,2024年“报行合一”政策全面推行后,银保渠道的平均佣金降低了30%。与此同时,上半年头部险企银保渠道业务量激增。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的银保渠道总保费达724.44亿元,同比增长45.7%;平安寿险的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为59.72亿元,同比增长168.6%。
朱俊生认为,短期内,《通知》落地将给依赖规模驱动、渠道冲量的险企带来直接压力。部分公司由于长期依靠高手续费、高费用率维持业务增长,在费率、费用、条款全面收紧后,利润率将明显回落,业务规模可能出现阶段性收缩。
“但中长期来看,《通知》落地将带来利好。首先,提升行业发展质量。随着费率厘定、费用核算、条款执行的全面规范,非车险经营将从‘重规模’向‘重质量’转型;其次,推动产品与服务创新。监管对费用与条款的严格规范,反而将释放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未来,财险公司的竞争焦点将从价格与渠道转向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客户体验与长期价值创造。”朱俊生表示,此外,手续费率约束与渠道费用规范,将促使中介机构由“销售导向”转变为“服务导向”。保险中介更需强化合规管理、专业能力与服务附加值,向风险顾问、理赔协助、客户全周期服务等方向升级。单纯依赖手续费分成的传统业务模式将逐步被淘汰。
不过,对于财险公司而言,要在落地“报行合一”的同时,提升非车险业务的竞争力并非易事。
朱俊生表示,当前多数财险公司在非车险领域的精算体系并不成熟,尤其在数据积累、风险分层与长尾风险识别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建议财险公司加快完善非车险领域的精算与定价体系,构建以风险因子为基础的科学定价模型。通过提升风险定价精度,实现从‘经验费率’向‘精算费率’转型,增强产品定价的合理性与可持续性。”
标签:
- 未来三天福建中南部仍有降水,气温略有下降 2023-09-09 13:44:44
- 西安工业大学文学院开展“手制绒花报师恩”教... 2023-09-09 10:15:54
- 未来经济增长真正核心是创新与研发——访诺贝... 2023-09-09 08:35:01
- 天猫热度飙升389% 未售先火iPhone15忙坏苹果客服 2023-09-09 06:10:33
- 重点聚焦!非车险业务“阴阳费率”将被严查 2025-10-13 08:24:32
- 《新四军在合肥》专题展“搬进”地铁 传承铁军精神 2025-10-13 08:16:47
- 济南历城城发泉盛队4-1菏泽灵感队,梅开二度球... 2025-10-13 06:33:59
- 实时焦点:滴普科技通过港交所聆讯 港股特专... 2025-10-13 06:22:19
- 因买卖合同纠纷,国电南瑞起诉祥龙电气等 2025-10-12 20:59:20
- 每日观点:脑洞科技(02203.HK):有关进一步出售... 2025-10-12 19:07:59
- 脑洞科技(02203.HK)以总代价约190万美元出售1.... 2025-10-12 19:07:08
- 中熔电气:实控人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0.999%股份 2025-10-12 18:07:37
- 阳光诺和(688621.SH):BTP4507获得药物临床试... 2025-10-12 16:19:49
- 每日精选:预告!联合航空控股将于美东时间10... 2025-10-12 14:23:44
- 2025年10月12日青岛东庄头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 2025-10-12 13:04:43
- 学生轮流踩踏跪地家长:愧疚式教育,究竟是谁... 2025-10-12 10:59:13
- 每日快看:心爱的硅胶娃娃被室友锁上门猛干,... 2025-10-12 10:33:50
- 每周一天无作业日!合肥市教育局重要发布 2025-10-12 08:18:52
- 东北小城153元/平方米、1万元一套房? 2025-10-12 06:04:57
- 记者手记|在中吉边境口岸感受通关“加速度”... 2025-10-11 21:26:50
- 仪式感拉满 大熊猫“秦华”迎来五岁生日 最资讯 2025-10-11 21:32:46
- 今日视点:机构:前9月绿城管理代建新签约规模居首 2025-10-11 21:11:58
- 凤庆县许凤娟茶叶店(个体工商户)成立 注册... 2025-10-11 21:04:07
- 粉末氢氧化钾商品报价动态(2025-10-11) 2025-10-11 19:10:47
- 通讯!华硕:受惠服务器、显卡与商用电脑动能... 2025-10-11 18:58:00
- 10月11日生意社线材基准价为3350.00元/吨 2025-10-11 18:06:55
- 工信部等七部门: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2025-10-11 17:30:23
- 国庆中秋旅游市场沉浸体验受追捧 小城美景藏惊喜 2025-10-11 16:17:24
- 物流业景气指数回升 三季度企业经营活力趋稳向好 2025-10-11 16:19:17
- 快播:210个试点地区共建成便民生活圈6255个 2025-10-11 15:11:39
- 热议:全国铁路今起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客货运... 2025-10-11 14:54:46
- 又一条过江通道即将通车-焦点速递 2025-10-11 14:34:14
- 【速看料】长安汽车申请智能驾驶数据挖掘方法... 2025-10-11 14:26:58
- 前沿热点:消息人士:娃哈哈任命许思敏为总经理... 2025-10-11 13:56:28